新聞列表
NEWS LIST
深圳市鵬城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農林路鑫竹苑A棟
電話:0755-82932228
傳真:0755-82932098
郵編:518040
網址: www.5dff.com
前海高壓線下地隧道完工
前海高壓線下地隧道完工
高壓電纜是輸送城市動能的大通道,沒有電,一個城市無法運轉。高壓電纜一般遠離城市中心,建設在高山之上、水域之濱、道路之側、插花之地等偏遠少人處。城市的快速發展,讓這些原本偏僻之地成為城市的中心和人群、建筑密集的場所。前海便是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在前海合作區規劃建設之后,如何解決架設在這里的高壓電纜,成為必須面對的問題。
前海管理局決定,將從南山黨校引出,沿途經過月亮灣大道、平南鐵路、雙界河通往寶安的高壓電纜,通過建設電纜隧道的方式,全部放在地下。借此方式,為寸土寸金的前海釋放寶貴的土地空間,改善前海城市景觀,美化優化自貿片區環境,提升前海人的生活質量,為相鄰社區居民提供最滿意的舒適度。
為表明對該項工程的重視,2016年,前海蛇口自貿新城建設大會戰十大戰役將高壓線下地項目納入戰役九——市政配套工程項目集群的重要項目。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含電力隧道6公里、高壓電纜溝1.5公里,相關道路長度約4.9公里。項目總投資約9.5億元,2016年計劃完成投資5.2億元。2016年6月底前完成高壓線下地通道及相關道路(怡海大道)市政工程竣工驗收和移交;12月底前完成架空線路全部下地,并拆除現有鐵塔。
已具備安放電纜條件
“土建基本完工,具備安放電纜的條件。”10月31日,前海高壓線下地工程總監理、中國鐵道科學研究深圳研究設計院工程師徐國榮告訴記者,前海高壓線下地工程完成了99%。剩余工程,待供電部門相關建設完成后即可進行,確保進度完成。
前海高壓線下地隧道工程共分4個標段。項目由市建筑工務署負責組織實施,具體由中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鵬城建筑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工業設備安裝有限公司等公司負責施工。
Ι標段:南起五號路,北至東濱路。包括道路工程、橋梁工程、交通工程、綜合管線工程、綠化工程等。有110kV高壓線貫穿道路中線。工程已于2014年12月完工。
II標段:電力通道分為AK暗挖段和BK大開挖(明挖)段,其中AK暗挖總長810米,BK大開挖段總長2000米。明挖段2016年5月基本完成,暗挖段于2016年10月完成,具備放電纜條件。
III標段:電力通道主線里程總長度約1.45公里。雙界河電力通道支線起于十二號路終點,向西穿過雙界河至甲岸變電站。Ⅲ標于2016年5月完成。
IV標段:電力通道主線十二號路段,總長約3.15公里,另有寶安大道處電纜溝約0.3公里。電力通道包含土建工程、建筑工程。IV標明挖段安裝完成,暗挖段2016年10月基本完成。
前海基礎建設“一號項目”
前海高壓線下地通道市政工程,是按照《前海合作區綜合規劃》要求,將合作區內部及周邊現狀高壓架空線改造下地,以達到改善桂灣片區門戶景觀和形象的目的。
高壓線下地項目被確定為前海基礎建設“一號項目”。該項目的實施與周邊基礎設施建設及地塊開發具有連鎖影響效應,在前海基礎設施建設中有著“牽一發動全身”的地位。工程與前海水城重要組成部分的環狀水廊道交叉,修建水廊道要先拆除高壓線塔。部分道路施工也受高壓線下地工程影響。因此,項目的早日建成,可改善前海合作區的門戶景觀,為桂灣環狀水廊道的順利實施創造條件。
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前海合作區對該項目高度重視,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主任田夫,市政府黨組成員、前海管理局局長杜鵬多次對項目進展情況進行檢查,現場聽取匯報,督促工程加快建設。
深圳最難的隧道工程
“上世紀90年代我就在這里監理工程,那時西麗火車站東西兩側都是大海和魚塘。平南鐵路就是填海填出來的。”徐國榮說,前海地質條件十分復雜,在這里修建電纜隧道,工程遇到了難以想像的困難,被稱為深圳最難施工的隧道。
電纜隧道施工場地呈線型條帶狀,場地狹小。隧道位于填海區,屬淺埋軟弱地質隧道,存在雜填土、夾石層、淤泥、流沙、高嶺土等多種復雜的地質情況。隧道深達15米左右,深基坑寬度小深度大,造成基坑止水、支護和開挖難度很大。前海地下水位普遍深6-7米,水位在隧道的頂部,殘積土遇水易軟化,易導致圍巖松弛變形。施工過程中,建設者們必須隨時提防塌方、突泥、管涌等險情。隧道下穿前海路、月亮灣大道、平南鐵路,沿線有給排水、電力電信、燃氣、輸油等8條管線,需要嚴格保護。
在前海電纜隧道施工過程中,全體建設者克服困難,地質專家實時監控,邊干邊保護,隨時支護。項目組多次邀請專家論證隧道施工方案,以解決隧道地下水豐富、沉降收斂過大、毗鄰建筑影響等問題,為隧道施工保駕護航。在參建單位的共同努力下,暗挖隧道順利通過平南鐵路、深基坑、大斷面污水箱涵,月亮灣大道等關鍵段,未發生大的質量安全事故。其中,Ⅲ標段工程榮獲深圳市優質結構工程獎。(深圳特區報記者 馬培貴,通訊員 黎俊)